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探讨论文

时间:2023-07-29 08:43:52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探讨论文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探讨论文

摘要: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在当今经济社会,各个国家、各金融市场之间风险传递波及面广、速度快,相较以往,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经营不确定性。压力测试可以对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极值情形进行合理的建模、定量分析,进而使商业银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形做出充分准备,并制定相应的预案。

关键词: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机制清醒;定量分析

一、前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各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不同市场间联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创新比如各种金融工具如ABS、次级贷款等的出现,在规避金融监管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风险永远是金融系统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经济的全球化使风险在不同市场之间迅速传递,造成全球范围的破坏性连锁反应;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使得对其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容易引发系统性的灾难。因此,对于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对于日常风险的管理主要采用在险价值法(VAR),VAR主要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比如90%或99%的置信水平下,商业银行会出现的风险损失,对于掌控商业银行日常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从概率上来看 ……此处隐藏2514个字……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多用于压力测试对象内部结构不清晰的情形,自下而上在单个测试对象和承压指标建立联系,利用结构化模型、财务模型等将单个测试结果通过相关性处理汇总。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是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经验得出相应指标的最终取值。相应的压力测试传导模型也有统计计量模型、财务模型、结构化模型三种。

结语

信用风险压力测试不仅仅是大量复杂模型的处理,相应的结果应建立在兼顾有效性及可靠性的基础上进行推演。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应坚持实用性、前瞻性、有效性、经常性以及系统性的原则。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开始的较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应优化风险因子和风险情景设计,风险因子的选择应选择能够对承压对象的变化做出合理建设的变量,需更加关注那些对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有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比如美联储利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等因素。情景的设计应采用多指标共同变化的联立方程模型,使模型的设计更贴近现实,符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其次,应构建规范化的压力测试流程。压力测试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很多模型以及相关专家的知道意见等,所以对于同一目标资产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结果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区别,为了使不同压力测试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那么就需要对各大机构各个压力测试环节进行标准化设计,建立一套细致、透明、统一的压力测试流程。

参考文献

[1]周源.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02.

[2]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课题组.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5,01.

[3]陈卫东,张兴荣,熊启跃.金融机构压力测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金融监管研究,2015,10.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